“打卡”市集是出版社“好生意”吗?

发布时间:2023-03-30 09:01:4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作者:尹琨 | 责任编辑:孙灵萱

日前,第四届新桥旧书旧物市集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举办。市集汇聚了140余个特色摊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从中看到多家出版单位和书店的“身影”。在各类市集日渐成为年轻人重要线下文化消费场景的今天,出版单位和书店“打卡”市集能否成就图书销售“好生意”?记者对话几位“摊主”分享参与市集的思考与感受。

跨部门当“摊主”

本次参加新桥市集的几家出版单位均是市集的“常客”。“文化消费复苏”“回归线下场景”与“人间烟火气”是几家出版单位和书店“摊主”的共同心声。

新星出版社从2020年开始参加市集活动,除北京之外,还去过天津、上海。重庆出版集团所属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第六次参加市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北京出版中心是第四次参加市集。漓江出版社参加新桥市集已是第三次。作为依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的复合阅读体验空间,团结书社虽是首次参加新桥市集,但也有多次参加各类专门图书市集的经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出版单位参加市集的工作人员多来自出版单位的市场、营销、发行和编辑部门,共同完成摊位上的吆喝、介绍、收款、打包等工作。比如新星出版社发行部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库房调书,市场营销部和编辑部主要负责现场售卖。除了“看摊”之外,还会有现场直播,由市场营销部和发行部的工作人员配合。

选品“有讲究”

参加市集的核心因素是选品。“可以根据市集的特征来推断什么样的书更受欢迎。”新星出版社营销编辑史玮婷建议出版单位选择封面、书名都比较吸引眼球的图书和周边产品。

“市集上两种产品销售较好。”团结书社经理曹红玉告诉记者,一种是大众、接地气、大家耳熟能详、价格亲民的产品,另外一种是包装或者封面特色鲜明、设计独具匠心的产品。她同时建议出版单位或书店在选品时提前与主办方进行细致沟通,“一定要带上出版单位或书店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方便来不及现场交流的读者扫码了解更多资讯”。

来自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北京出版中心市场部的周明明表示,市集活动一般对图书品类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各种类型的图书都会有适合的读者,但畅销书、精装绘本、精装儿童文学美绘版、立体书以及畅销书IP周边等产品在现场更受大家欢迎。此外,还可以多带一些能够吸引顾客的品类,不必局限于图书。

“提前对市集特性和周边进行调研很有必要。”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营销中心主任史青苗表示,除经典且畅销的书必带之外,还要根据不同市集的特色和举办地点挑选合适的图书及携带数量。“提前拿记号笔或者价签纸给每本书贴好价格,做好图书书名、数量、售价目录,都是现场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的细节。”她说道。

“有的读者会在看到心仪的图书后掏出手机搜索和比价。”漓江出版社发行营销中心副总监俞方远建议,出版单位在选品时要优先选择豆瓣评分较高的产品,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低价。此外,设计精美的背景布和印章都能给出版单位带来不错的人气。

重在面对面交流

对受访出版单位和书店来说,市集被视为是品牌宣传、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以及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场所。

史玮婷认为,不同于专业书展与书市,参加市集的观众对图书和出版品牌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对出版单位图书和品牌宣传会有一定效果。

“一线编辑、营销、发行人员都非常需要这样零距离接触读者的机会,才能把书策划好、设计好、营销好从而销售好。”史青苗表示,读者在看到书的第一反应是最直观的。有些书摆了三天没人翻,有些书翻阅率极高,应该引起出版单位的反思。

参与市集对作为“摊主”的出版人,本身也是考验。曹红玉表示,市集是一个自带节奏的“快消费”文化场景,读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浏览大量的文化品牌和产品,他们在每个摊位的平均停留时间短、购买节奏快,这就需要“摊主”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文化品牌的记忆点和产品的优势。

在周明明看来,市集是直观、真实了解读者需求和对图书看法感受的社会调研机会。编辑在摆摊之前应做好准备,也可以带一些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图书,给读者推荐的时候会更加轻松、熟络,避免“尬聊”。

销售仍是“辅助”

参加市集的好处众多,那么,市集是否称得上图书销售的“好生意”?受访的几位“摊主”认为,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数据来验证这一结论,不过不可否认市集是促进图书销售、扩大出版单位品牌知名度的“好场景”。

本届新桥市集为期三天,团结书社平均每天销售码洋为1000元以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北京出版中心一共成交100多笔订单,营业额近万元。漓江出版社销售实洋超过1万元。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线下市集旧书销售实洋约3000元,带去的8箱图书卖到只剩1箱。线上抖音账号“华章好书社”以“旧书市集小专场”为主题直播两天,销售约1.5万元。

与书展需要支付的展台布置、差旅费相比,市集成本低、转化率高,还能与年轻读者近距离接触,砍价、聊天、加微信,俞方远认为这些是线上销售体会不到的,市集值得参加。

“参加市集的人群具有一定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意愿,流动市集确实是固定书店产品销售的有益补充。”曹红玉希望出版单位和书店抓住市集这个“线下交流与展示平台”,了解读者的诉求、建立直接联系。“当然,这样的消费场景也对图书和文创产品的内容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访中,几位受访人也表示,尽管营业额超出预期,但与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比较起来,参加市集不是很划算。此外,由于市集本身举办时间、场地、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对图书销售来说主要起辅助作用,建议出版单位和书店更多从品牌宣传、训练团队的角度来看待市集。

(尹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