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忧天下》:普遍的自我批判的进取精神

发布时间:2023-08-28 09:05:17 | 来源:新华出版社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灵萱

治国平天下,是历代儒家的最高理想、最大志愿。传统中国是以君王为中心的社会,所有的才华只有“售与帝王家”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仁人志士的最终追求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那么,没有忠良之士的完美人格,没有在朝佐君、在外佑民的高超本领,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儒家讲求的是修身为先,身不修,则德不立、功不成、言不传。于是,君子就有了“终身之忧”:忧己身之不修、德之不彰、才不为用、名之不存。要克服“终身之忧”,就得“终身”修身,就得韦编三绝,就得“日三省吾身”。孜孜于更加优秀,永远进取遂成为一种普遍精神。

《论语》记载的孔子论忧,其中有四次就是忧虑自己不够优秀。我们再听听他的“自我批评”:“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批评自己“无能”,指的是自己不是仁者,所以有忧;不是智者,所以有困惑;不是勇者,所以有恐惧。他提出君子忧道不忧贫,是说君子不必担忧贫困及身,而要担忧道不入心,所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如何才能更加优秀?孔子给出的修身之道就是“内省不疚”。

这种永远追求优秀完美的进取精神,被范仲淹继承,于是有了这样一段佳话:庆历六年(1046 年),邓州新科状元贾黯回邓省亲,专程进谒范仲淹,请教治世立身之策。范仲淹对他说:“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身行之。”贾黯终身践行,官至御史中丞。他遇事敢言,无所顾避,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无疑得益于范仲淹的“不欺”精神。它被曾国藩继承,则留下另一段佳话:六弟小试失利,就发牢骚,埋怨自己的命运不佳,于是曾国藩亲自撰书《致诸弟》,指出六弟志向和心中忧虑太小,谆谆教诲要“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

由己推人,儒家不仅要自己尽可能完美,还要以道统提升天下人,有一个“天下尽舜尧”的美好理想。《孟子》里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怎么办?“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只有天下人都接受和践行了儒家的价值观,才觉得是达到了礼仪之邦、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