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工作,越热爱越精彩
发布时间:2023-11-13 09:16:59 | 来源:出版人杂志 | 作者:黄小良 | 责任编辑:孙灵萱编者按:一部经典图书是如何产生的?离不开作者的写作初心、创新创意和呕心沥血之功,同时,“为人作嫁衣”的出版人同样不可或缺。出版人——策划人、图书编辑、设计师、校对员、印刷人、发行人、书店人,在一本书出版和流传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在一本书诞生的背后,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新华出版社联合《出版人》杂志,推出“出版人手记”专栏,为读者讲述每本书背后的出版故事。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每个选题的来之不易,看到每个段落的字斟句酌,看到每个封面和书名背后的用心良苦,也能看到一群可爱的出版人,他们是这么认真、这么努力,他们的故事或许并不惊心动魄,但一定鲜活生动。就让我们从另一重角度去审视手中的书,去感受每一本书诞生的别样精彩吧。深夜痛哭后仍然初心不改,才有机会在出版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作为编辑,我们有一个越来越务实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编辑就是一个粉刷匠。作者的稿子是一个小房子,编辑的任务就是要做到“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没有一位编辑碰到的作者全是畅销书作家,编辑也不能保证拿到的稿子都不用做编辑,闭着眼睛印出来就能得到读者的喜欢,能卖得很好。实际上,大多时候,编辑拿到的都只是一部初看很普通、细看又有一些可取之处的稿子,这些稿子就是“璞玉”,做好了是连城璧,做坏了就是废矿石。
《一分钟趣味艺术史》这本书,经过近五个月的打磨,2023年11月终于出版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体验了一回身为粉刷匠的快乐。现在,我们想把这份喜悦分享给大家。
专业听作者的,稿子处理听编辑的
《一分钟趣味艺术史》这本书,是“世说新语体”的艺术家故事集,每个故事都篇幅短小,讲究的是“韵味”,即故事要有趣,读完了还要有余味,让人有所思、有所悟。可以说,书稿最初,在有趣和有余味这两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故事有点平铺直叙。
比如这个故事:
王羲之说:“我的字和钟繇的比,旗鼓相当;和张芝的比,只能屈居其后。”又说:“张芝练字,屋边池塘的水都黑了。每个人都这样练字,没有练不好的。”(作者的第一稿)
“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家有两个人,一个是锺繇,一个是张芝。王羲之认为,和钟繇相比,自己毫不逊色,甚至还有所过之;和张芝比,自己就要差那么一点了,但是,“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如果我也像张芝那样勤奋、用功的话,那可就说不准谁会更厉害些了。——真是一个不肯服输的王羲之!(作者修改后的第二稿)
一比较,作者的第二稿明显好得太多了!如果说作者的第一稿,只是原故事的古文翻译体。那么第二稿,在接受了编辑的意见和要求后,作者就真正是在再创作了,故事的完整性、趣味性、余味,都有了。最后的评语,“真是一个不肯服输的王羲之”,更是亮点,一句话就点透了故事的内核,塑造了一个逼真、可爱、可亲的王羲之形象,也让读者仿佛看到了年少、不肯服输的自己。
老话说,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很多编辑不敢向作者提意见、提要求。我们的态度是,内容的专业性得听作者的,但稿子要怎么处理,得听编辑的。有时候,只需要编辑稍微“点拨”一下,作者就能打破“思维的围墙”,创作出很精彩的书稿来。
读者感受到流畅,编辑要做逻辑优化
读者读到一本喜欢的书,最典型的阅读感受是读起来很流畅,就像山泉水往低处流,顺势而下。“流畅”这两个字很简单,其实却包含了很多方面的指标:内容本身的可读性好;各章之间逻辑关系处理得好;常见的阅读“拦路虎”如生僻字、专有名词等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其他细节处理得好,比如内容输出的节奏把握得好;再比如,故事类图书满足了读者的代入感,知识类图书满足了读者的参与感……
这些指标,大部分是对编辑的要求,需要编辑去完成。《一分钟趣味艺术史》这部稿子,经过修改后,作者基本实现了“内容本身的可读性好”,但编辑要做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针对该书稿,编辑做的最重要的加工是对全稿进行了重新编排。原稿的编排逻辑是按朝代、按人物先后顺序,比如介绍汉末两晋时期的书法家,则按人物排起来:师宜官、蔡邕、梁鹄、索靖、张芝……每人介绍一个或多个故事。这种方式很常用,缺点是结构太散,需要上目录的小标题太多,而且没有吸引力。经过对原稿的仔细研读后,配合编辑掌握的艺术史知识,我们对原稿进行了一项“收网”工作:艺术家团体好比一个网,一网撒下去,把相关的艺术家个人都网罗其中。
比如,书法史上将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四人,称为“书中四贤”。那我们就以“书中四贤”为一个标题,把这四位早期的书法大家,以及与他们相关的其他书法家,都网在其中。这样既达到了让全书目录变得简洁和集中的目的,标签式的标题又有了吸睛效果,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艺术家之间的传承和交往关系。
这实际上是人物关系网的做法。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约六百位书画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可以“装”进二三十个大大小小的“关系网”里面。
如此一来,全书的框架、逻辑关系就基本清晰了,纲举目张,全书的目录也就出来了。最终分为五个大章:艺术史之魏晋南北朝、艺术史之隋唐、艺术史之宋元、艺术史之明代、艺术史之清代。每章下面又分为若干个艺术家群体:书中四贤、六朝画坛四大家、初唐四大家、盛世丹青等。
(初排目录)
到这里,目录编排这一工作还没有结束。有经验的编辑都很清楚一点:好看的内容一定要往书的前面放,或者以比较醒目的形式单列出来。所以我们又在书稿内容中挑选出部分最为精彩的内容,分成11个专题,穿插排版在内文中。这样一来,这个目录既满足了逻辑性,检索也实用、方便,又充分发掘了亮点,看着非常舒心、满意。
一本好书,还需要好书名和好文案
书名和文案,对于一本书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对于编辑来说,则是最熬脑细胞的一项工作。《一分钟趣味艺术史》这本书,书名经历了几次大转变,每次转变也代表着编辑的思路在调整。
最初作选题申报时,我们起的书名是:像艺术家那样,靠风骨和酒活着。
曾经有一本畅销书,书名是《像艺术家那样思考》,那我们这本书,要展示的是“像艺术家那样……生活”。一边咂摸着这个书名,脑子里一边还在设想:封面设计书名的时候,“和酒”两个字要先拿掉,整个书名就成了“像艺术家那样,靠风骨活着”;设计完后,再用图书校对中表示“插入”的这个标准符号,将“和酒”两个字插入进去。如此一来,书名就有了一种别样的趣味,“靠风骨活着”,这是艺术家追求理想的一面;加上“酒”这一世俗化的事物,代表着艺术家性情化的一面。“酒”相对于“风骨”,是对艺术家面貌的补充,也是真实生活的反映。
过一段时间后,当开始准备封面设计时,我们又渐渐放弃了这个书名。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这本书的读者应该多是年轻人,书名不要太强调“酒”,应该强调艺术家的真性情,坚持爱好,洒脱生活,又感触于古代艺术家的地位低下、维生艰难,所以罗列了一系列书名:像艺术家那样,虽艰难,也性情;像艺术家那样,真落魄,真性情;像艺术家那样,非主流,更任性……
书名起了十几个,但这些书名显然都不够成熟,编辑的思路陷进一个坑里了。煎熬了几天后,突然意识到,我们应该给这本书取一个暖色调的书名,给人们以美好希望。这里要提到同系列的另外一本介绍古代文学家的书,我们拟定的书名是《像文学家那样,既有才,又有趣》,那么这一本就名为《像艺术家那样,越热爱,越精彩》吧!
同时,我们增加了一个副书名:一部微型艺术史。这本书虽然都是艺术家的小故事,但串起来确实是一部微型的书画艺术史,是很好的艺术史入门读物。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大量艺术家的创作和生活故事,掌握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
到了封面设计师那里,又犯难了!书名太长,怎么处理都感觉不对。营销部同事也提出,书名让人记不住,缺乏可记忆性;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缺少一个能让读者一眼记住的“标签”。经过一番讨论后,我们艰难地作出决定,化繁为简,正式定名为《一分钟趣味艺术史》。
最后定下的这个书名,感觉和内容结合得更贴切了,更容易让青少年读者接受。书名展现的是轻松、趣味,艺术休闲;内容展现的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对人的真挚,对人生的暖意。我们还邀请插画师做了150多幅手绘插图,以漫画形式展现了100多位艺术家的人生亮点。
我们经常说,对一本书来说,编辑工作很重要,一个好编辑可能让一本书化腐朽为神奇;但编辑工作似乎也没那么重要,因为一本书读者接不接受,卖得好不好,编辑在其中的价值没法量化。即使编辑只是潜在水下,无人看见,那也要努力,相信编辑工作也是“越热爱,越精彩”。
(黄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