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培养有思想有心灵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3-11-15 09:33:16 | 来源:新华出版社 | 作者:肖远骑 | 责任编辑:孙灵萱让学生成为精神文化的绅士,这是我的教育梦!
这梦想源于我在匈牙利工作期间的感受,那时我住的地方靠近布达佩斯的城市公园,每每工作之余,我和妻子喜欢去公园散步,因为那里有令我感动的画面:在宁静的公园里,在金色的夕阳下,满眼看到的是坐在公园石凳上专心读书的人。这些人中有咿呀学语的稚童,有血气方刚的青年,有温文儒雅的学者,还有耄耋之年的老人。这公园里、夕阳下、读书人的画面,就此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我想,作为一位教师,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这样的读书人,成为精神文化的绅士,那该多好。后来我有机会和国家汉办的领导及中国出版界的同仁去德国法兰克福参加国际书展,推介中国出版物。在展会上,在旅行的火车上,我被德国人的读书热情深深感动了。
德国人热衷于读书和听音乐会,在欧洲是出名的。据说在二战期间,德国很多地方在炮火中还要偷偷坚持办读书会、小型音乐会。人们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精神生活的享受。
所以,不论是在德国的电车、火车还是飞机上,你都会看到拿着一本书认认真真阅读的人,老人、小孩、学者、工人都喜欢读书。德国有4000 多家书店,2000 多个出版社,一个普通的德国人,平均每月花在买书上的钱是40 欧元,就是这些成就了德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有世界人类最辉煌的文明史。想要振兴中华民族,教育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让学生成为精神文化的绅士!
当然,要让学生成为精神文化的绅士,我想教师自己先要成为儒雅的绅士。因为教师的精神生活,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一切文化行为。正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唯有教师拥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才能成就高格调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对于学生而言,取法乎上才有可能力争上游,否则就只能庸庸碌碌,等而下之。教师的心灵力量,预示着学生的生命强度。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称:教师是古今高尚的圣哲与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无比永恒的、伟大的、强悍的精神力量、心灵力量、生命力量就从教师的手中传导给稚弱的生灵。是文化,是教育的文化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能自立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可我们现在,有一些教师不读书,只读题,那是很可怕的。久而久之,这些教师就会退化到和学生没有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教师读题有答案,学生读题没有答案而已。
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是生命滋养之根。学校里有浓厚的读书气氛,是学校有生气的标志!学校的文化、学校的精神,不是写在墙上印在纸上的,它更多的是浸润于校园的空气之中,在师生口耳相传中的读书场景之中。就如同荀子所称的“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因此,我们强调打造浓浓的校园文化精神,在校园文化节、电影节、科技节、运动会等活动中,师生们的生命不断被鼓励,不断被唤醒,不断被丰富,不断被提升……没有了这些,学校所谓的文化如沙上建塔,全无根基;没有了这些,学校就像是一座建筑的空壳,是一间空荡的教室,呈现出灵魂的迷失与精神的荒芜。
袁振国先生曾痛心疾首地说:“现在有些学校很漂亮,有花园式的,有宫殿式的,有宾馆式的,但总觉得缺少什么东西。缺少什么东西呢?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学校是个文化场所,它不是生产螺丝钉、生产半导体晶片的工厂。学校是人和人打交道的,是思想和思想交流、情感和情感沟通、生命和生命对话的场所。如果一所学校精神贫乏,也就失去了深沉与深刻的亲和力与荡涤心魂的力量。
在我看来,所谓的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气韵的相互濡染,相互传递,相互加温,使之在生命的内核中显影,并化为人生的热情与追求。《孟子·万章上》指出:“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而这种觉,不是耳提面命与传经布道式的,它更多的是通过“不言之教,不教之教”达成的。在不知不觉间改善人心的,就是这些生活在校园之中的师生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他们无意间营造的校园“气候”,影响着后辈学子们的人格气度与生命气象。正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所描述的一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一种无形的芳泽,给人的心灵带来馨香与温润。这也是我被匈牙利人和德国人感动的地方—连空气里都飘荡着浓浓的书香。
教育要具有世界眼光。学校不只是传承知识的地方,其本在精神成人,使学生成为精神文化的绅士。这应当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理想。
教育,需要高扬理想的大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对教育而言,对学校而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学校的核心问题,是学校文化的建设。我很欣赏一句话:“别让你的技巧胜过你的道德。”我审视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大批优秀学生,在他们身上证明了一点:有道德的人更聪明!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升学率,培养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杰出英才。因此,我以为教育需要高扬理想的大旗!
现在,我们都在追寻“钱学森之问”。有人说中国为什么培养不了世界大师级的人物,是因为我们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吗?中国是真的缺少一流大学,还是缺失大学精神?我以为是后者。
国外一位研究者对中国的大学教育做过研究,他说中国在60多年前就有世界一流的大学—西南联大。一位史学教授对中国西南联大进行了10 年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所大学,也是世界大学史上最杰出的大学!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它有最完好的教育形式,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西南联大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典范!最值得人们研究。”其实,西南联大的成功并不难理解。永远追求真理,永远高擎理想主义,是其成功的魂魄,正如西南联大校歌所唱: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唯有怀抱着“千秋耻,终当雪”的爱国热忱,担负起“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的历史使命,才能把自己的一颗心掏出来,化为闪亮的火炬,照亮那个时代的沉沉黑夜。
林语堂到西南联大演讲,热泪横流,感慨万千:“西南联大物质生活不得了,精神生活了不得!”
物质生活如何“不得了”?尽管联大教室房子是一代大师梁思成亲手设计,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仅房子狭小,更要命的是,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学生晚上会争抢位子,争抢灯源。图书馆只有200 个位子,每晚却要容纳2000多个学生,压力可想而知。宿舍是土坯墙,茅草顶。每当外面风雨大作,里面就是小雨小作。上铺人防雨,下铺人排涝。雨后,宿舍里泥泞不堪,甚至长起了杂草,学生们的鞋子穿一个雨季就烂了。于是,他们诙谐地称鞋底磨穿了是“脚踏实地”,鞋尖和鞋跟破了叫“空前绝后”。西南联大的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上午10 点和下午4 点各吃一餐。因政府供给的是劣质米,米饭里沙石、老鼠屎、糠屑很多,被学生们戏称为“八宝饭”。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里,8 年时间,联大共培养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8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3 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 位党和国家领导人,97 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真正的“大师之园”。
西南联大不愧是中国大学的楷模:中国大学精神的高标就竖立在那里,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种伟大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激情,写就了西南联大的辉煌。
从西南联大的成功,我们懂得,教育绝对不是饭碗,不是差事,甚至也不是职业,而应该是一项伟大事业,需要肉体的投入、灵魂的参与,需要精神生命的支撑。
但这种理想,现在的教师还剩下多少呢?
一个教师有了这样的理想主义,就不会轻易被诱惑、被动摇,就能够远离功利、远离铜臭、远离庸俗,就能够获得无限持久的动力,就能够坚守自己的教育情怀,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本文节选自《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智慧》
肖远骑 著